1.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途径与意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学习、传承中国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日趋完善的时期,如何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之精华,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越来越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专家学者们长期诟病的问题,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学习极其忽视,文化素养越来越差.但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同学并不是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而是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效的,甚至可能导致对文化意义误解的学习方法.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平时接触我国文化的课程多是公共选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结课考试的机制,也往往围绕这一模式.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就是学生平时学习的指挥棒,这就造成了我们很多人只学些概论、通史类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原著经典的阅读.不读经典,我们的学习只能是肤浅的,表象化的,有时甚至会为某些思想所左右.当然,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就更无从把握了.
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应该采取“经典阅读”的方法.现在教育界的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元典阅读”,即倡导对中华文化思想源头的经典作品(如《四书》、《诗经》、《老子》、《庄子》等)的阅读.这个范围似乎有些小,还可以扩展到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中.也就是说我们不论学习中国文化的哪个方面,都不能笼统地了解大概就算学习,一定要阅读这个方面的原创性经典作品.不读《史记》、《汉书》,怎么能算学过中国历史?不读《论语》、《道德经》,怎么能真正领悟影响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儒与道的哲学?这就好象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天只抱着《英美概论》通篇阅读,而不去读英文原版的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不去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我们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心态.
我读过的我国文化经典不多,但觉得受益匪浅,也从中找到了些通过“经典阅读”学习我国文化的途径.在开始“经典阅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面临的是古文阅读的问题.我国的许多原创经典都是用古文完成的,读起来确实艰难、吃力.有些同学选择了放弃或是阅读今译本,这还是避开了与经典的直接接触.我们不应该因为读起来费劲、费时就放弃它,相反,应该借助各种工具书,耐心地逐字逐句研读.这个过程中,不仅对经典原著的内容有了认识,同时对古文字本身也逐渐熟悉和了解.毕竟,古汉字、古文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尤其重要的位置.古文解读是我们必须突破的一环,如若不然,我们在阅读欣赏唐诗、宋词等美文是,如何体味其文字的神韵.其次,在阅读原创经典的同时,要把作品置于时代、整个文化的背景中,以点带面地学习.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文,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阅读经典作品,只是“经典阅读”学习中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自觉的展开对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的学习,并将作品与整个中华文化展开联系,把握其思想内核.这样就很容易把文学、历史、艺术与哲学整合在一起,学习中国文化的知识也就更加系统了.还有就是要通过对经典的学习,从中联想到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央视热播的《百家讲坛》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她在主讲的系列节目《于丹<论语>心得》中,就很好地通过自己对《论语》原著的研读、思考,将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儒家智慧与现代实际生活相结合,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其实通过阅读我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很多都是超前的,跨时代的,对我们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丝毫不亚于现代人的总结.所以只要你善于发现,中国的文化绝对是你思想是的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只有经过后天培养,这种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才会明显.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其意义小可从个人学识修养,大可从民族文化上讲.
曾有人做过调查显示,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声有很大一部分认为学中国古典文学对他们影响很大,因为中国古典文学尤其能培养出优雅的气质与品味.有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典籍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昌盛,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浸润了传统文化因子,培养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人才素质涵养.读史哲典籍更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维、思想上,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头,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风度;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
从大的民族文化层面讲,美国学者亨廷顿曾说21世纪世界的冲突是文明的冲突.他的这个理论影响很大,也有着很强的预见性和合理性.自清朝中后期,中华文明就处于劣势.经过这一个半世纪的向西方学习,我们的价值观、文化构成可以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其中很多地方有了严重扭曲,表现就是唯西方之是非为是非.如前不久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就是对西方医学的迷信和对中医文化的无知表现.文学上,孔庆东评价为:用汉字写美国故事.即我们的作家纯粹是拾人牙慧,而未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诺贝尔文学奖的伤痛可为例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读经运动”,提倡国学,表面上看是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但深层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丢失得太厉害了,到了令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地步.当下的青年是在快餐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阅读经典并不要求我们对典籍非常熟稔,而是要求我们通过对中国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书籍的阅读,达到对中国文化有个理性的审视,客观的认识,从而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至少不迷失方向,做出理性的思考.不戚戚于东方文化,不汲汲于西方文明.学习中国文化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拾起我们曾经丢弃的民族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在平等的地位与西方文化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取长补短.
正真的英语专业学生是中西文化交融在一起,有这民族文化积淀和西方文化吸取的人.现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使我们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强调学习中国文化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人生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做一个搭建在两种文明,多种文化间的桥梁.
2.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