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发展都无从进行.”①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连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②这就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而且也明确地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③这不仅明确指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而且也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确保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结合点.这些论述都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而改革依赖于发展和稳定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改革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范畴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④只有充满活力,才能加快发展.因为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推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在现代化建设的起飞阶段,主要任务应放在发掘人的潜能和激发社会活力上.那么,当前在我们国家活力从哪里来?主要靠深化改革.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的社会.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和谐的本质是发展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体制性根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但是,改革依赖于发展和稳定.首先,改革依赖于发展.因为,经济社会长期不能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强,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人民就必然对改革产生怀疑,改革就无法顺利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反之,如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就不仅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而且会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实践,并为改革作出贡献.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也一再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地区,越是能够全面深入地改革;反之,越是经济社会不能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地区,改革就越艰难.可见,改革紧紧依赖于发展.因此,我们在确定改革的力度,制定和落实改革的方案和措施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发展.其次,改革也依赖于稳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稳定.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阶层、每个人都能同时得到相同的利益和实惠.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涉及到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会遇到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复杂情况和问题.如果一时疏忽,不能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那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无数事实证明,哪个地区社会不稳定,改革就无法顺利进行;反之,越是治安环境好、社会稳定的地区,改革就能顺利地深化.可见,社会稳定是顺利地进行改革的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因此,一方面,我们在确定改革的力度,制定和落实改革的方案和措施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把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得以顺利深化.
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基础,而发展依赖于改革和稳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⑤“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⑥“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发展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且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发展作基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不可能的.“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⑧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但是,发展依赖于改革和稳定.首先,发展依赖于改革.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主体因素,具有能动性,要发展,关键在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毫无疑问,政治动员、思想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主要靠改革.只有通过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弊端,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⑨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发展依赖于改革.因此,我们在制定和落实发展的措施与办法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改革,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其次,发展也依赖于稳定.社会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改革能否推进,进而影响到发展的进程如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而改革又依赖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所以,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要靠稳定来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文革”十年动乱的惨痛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又有力地证明,只有稳定才能发展.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强调稳定则显得更为重要.毫无疑问,改革的整体推进必将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但是,也应看到,由于一些重大改革将会广泛涉及观念与制度更新,改革某些现存的秩序和利益格局,从而会使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呈现多种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并会遇到一些事先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当前就更需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