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7分)
【甲】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日光下澈()⑵悄怆幽邃()
⑶念无与为乐者()⑷相与步于中庭()
2.下列各组中,两个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A.不可知其源——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乃记之而去——局促一室之内
C.以其境过清——不以游堕事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微颔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乙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和甲文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写到景物的“影”,作用有何不同?(2分)
5.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小石潭记》;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记承天寺夜游》。同是被贬的人,同是寄情于美景,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异同?(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