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现在总是看不进去,《尼哥马科伦理学》翻了几页倒是非常吸引我,因为前者11号就到期,总想急着看完,越这样越心浮气躁,还是决定放下,寒假有机会再看吧,现在要先看“尼伦”了.
以前看过一遍形而上学,是商务五十年代出的,半白话半文言翻译的,因为那时候古文读的太少,所以当时看的头大火大,现在看苗力田用现代文翻译的,还是感觉味道不对,很多句子感觉很别扭,等回头,哼哼,我去看英语的去,希腊文的我就不吹这个牛了,估计也没人信.
就前面看的一点儿来说,明显感觉出柏拉图或曰苏格拉底要比亚里士多德面目可亲多了,倒不在于行文方式,当然,就这方面来说,柏拉图自然要亲切.主要在于,读柏拉图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有一种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是人对于大地世界浑然万物这些存在以及更高意义上的某种存在物的敬畏,前一段儿看柏拉图的时候还没有注意,现在读了一些亚里士多德,就感觉出来了,因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种敬畏之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验式的理性,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有人考证他没说过,这且不管,反正他明显爱真理胜过爱他老师,因为他在《形而上学》开篇没多久就直接批评了柏拉图的“理念说”.从前看哲学史的时候还以为是因为他看的更清楚了吗,哪里有什么理念这样玄乎的东西.
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理性,由此衍生出的看世界的眼光寻根问底的话都可以追溯到老亚那里去,什么范畴啦,本质啦,形式啦,因果啦,所以我看哲学史的时候想都没想就觉得肯定是老亚对吗,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是在吹牛.
现在突然发觉,这里他们师徒俩的争论根本不是对与错的争论,而完全是看世界的眼光不同引发的争论.
我来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实在找不到任何足以服人的方式来说明其他的事物是来自形式(这里的形式一词可以和柏拉图的理念看作相同)的.说形式作为模式而存在,其他的东西分有它们是一句空话,是一种诗的比喻.”瞅瞅这话说的,比他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诗”成了错误的代表.(当然,他在《诗学》里又说诗比历史更真实,但那纯粹是一个功利意义上的看法,一切还是要为了求知服务,具体可以参看本论坛卡拉马佐娃刚发的论文)
老亚也说更高的存在,但那是从他的因果律的要求出发的,要寻找“第一推动”是因果律的必然要求,他的神和柏拉图的神是来自不同的思辨方式的.柏拉图凭着本能的对真、善、美的信仰来为神的存在打下基础,老亚凭的是理性的逻辑要求.
所以我现在大致有一些理解了为何中世纪神学基本上还是柏拉图主义而不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虽然据说阿奎那受老亚影响很大,恩,这些东西待我搞完古希腊在慢慢收拾,幸福的预感啊,咔咔.
当然,老亚对柏拉图的承继关系还是很明显地,辩证法的运用和柏拉图还是非常像的,不过摒弃了对话的方式,代之以更加逻辑清晰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