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1980年)中国走向改革开放
“计划赶不上变化”.“五五”计划在实施期间,跨越了由“文革”至粉碎“四人帮”及拨乱反正的重大历史转折,致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亦随之变化.其制定开始于1974年,没有独立的文本,包含在《1976年~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之中.此纲要直至1977年12月才被下发,“五五”计划缩水仅剩3年.
“五五”计划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济建设处于恢复发展时期.1978年前后的“新跃进”,致使国民经济结构失调、效益低下.
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调整时期,“五五”计划指标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到1980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才开始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从1979年起,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了农业问题,决定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讨论和试行,从而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序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法和思想方法,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五五”之后,中国的五年计划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