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神奇的中国针灸术
①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之为“新四大国粹”,而神奇的针灸术才是中国真正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领域。
②针灸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书上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针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③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伏羲“尝百草而制九针”.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
④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腑脏,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作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⑤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认识到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⑥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⑦使於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⑧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祛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⑨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的适应症,显著的疗效,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最早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到如今为止,针灸已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⑩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1)依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2)根据第④段内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针灸的特点。
(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到如今为止,针灸已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说说加点词在文中的作用)
②凝聚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说说加点词在文中如何理解)
(4)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___
A.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因此早在盛唐时期,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B.“针灸疗法”的起源在石器时代,最早的针具叫砭石,后来逐渐发展出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
C.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功能,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就是使经络通畅。
D.针灸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从伏羲“尝百草而制九针”可知,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