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前燕子低飞之原因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总结出了大量的与天气变化有关的谚语,如燕子低飞,即被认为是将要下雨的先兆.
据科普书籍上介绍,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使得昆虫的翅膀较湿,因此,作为燕子食物的那些昆虫飞行的能力大受影响,只能在贴近地面附近飞行,于是,燕子也就降低了飞行高度,在贴近地面附近寻找自己的食物——昆虫.
据考证,昆虫是地球上最先摆脱地心引力作用,学会了飞行的动物.由于千百万年的进化,昆虫飞行的安全性能极高,但为何昆虫在阴天时要降低飞行高度呢?果真是由于下雨前空气中湿度大造成的吗?昆虫的飞行工具果然象人们想象的那么落后,其翅膀居然能被潮湿的空气弄湿吗?
根据我对下雨前空气湿度与晴天的湿度的对比,发现其差别并不是很大,而且,并不是说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就一定要大于晴天时的湿度,有时空气中的湿度在晴天也是很高的,并造成极度的闷热,但此时天空中的燕子并没有飞的很低.由此可见,空气中的湿度对昆虫飞行能力的影响并不行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自然的进化使得绝大多数昆虫的翅膀上都有各自的防水措施,这些防水措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使得昆虫的翅膀一般不会粘上雾水,更不可能被潮湿的空气弄湿.昆虫必须具有在各种湿度的气候中保持飞行能力的本领,才能够保证其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试想,如果那种昆虫的飞行能力在潮湿的空气中就大受影响,它们肯定会被自己的天敌一扫而光,绝对活不到今天.因此,燕子和昆虫在阴天时要降低飞行高度应该另有原因.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具有某种本能一定是有其道理的,否则就没有必要进化出这种本能,生物进化的选择往往是最科学的选择.笔者认为,燕子和昆虫在阴天时选择降低飞行高度,是为了防止雷电的伤害以及雨点和冰雹的打击.
强大的雷电足以将一架巨大的飞机击落,小小的燕子和昆虫自然无法抗衡雷电以及雨点和冰雹的打击.在历史上,肯定有大量的飞禽和昆虫被自然界的雷电以及雨点和冰雹击毙,于是,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今天的燕子和昆虫就具有了一种感觉是否会出现雷电以及雨点和冰雹的本能,每当将要下雨,为了预防万一,只要有一点出现雨点、冰雹和雷电的可能,它们就会纷纷降低飞行高度,在便于及时躲避的地面附近活动,以避免在高空中成为雨点、冰雹和雷击的目标.
因此,昆虫并不是不能在潮湿的空气中飞的很高,而是为了防止雨点、冰雹和雷电伤害到自己,本能地在下雨前降低了飞行高度.那些一遇到湿度大的空气就飞不动的昆虫,即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现在也早已被自然界淘汰掉了.事实上,地球上真正的飞行大师是各种会飞的昆虫,而不是人类,人类根本没有资格质疑昆虫在潮湿空气中的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