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在释义上的主要分歧是“学则不固”这句话是独自成意,还是承接前文,是“君子不重”导致的一种结果。杨树达(遇夫)和杨伯峻叔侄二人同为著名学者,治《论语》成果卓著。但这叔侄二人在这句话的解释上就截然不同。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广雅释言》云:固,陋也。《左传定公十年》云:“吾伪固而授之末。”《杜注》云:“伪为固陋不知礼者,以剑锋末授之。”《礼记哀公问》曰:“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郑注释固为鄙固。学则不固,谓人能学则不至于固陋鄙倍也。此与“敏则有功”,“信则人任焉”句例相同。与上句别为一事,承上句训说者非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是牢固、巩固的意思,他将这句话译为“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主要分歧就是这两种,其余各家的解说不再列出。有趣的是,杨伯峻在他的《论语译注》“例言”中说这本书的初稿经过叔父杨遇夫“逐字审读,直接加以批改,改正了不少错误”。但为什么不改这段话的解说,是遇夫先生改变了自己的先前看法吗?个人觉得不一定,而是遇夫先生也认为应允许不同的解说。在下才疏学浅,觉得这两种解说各有各自的道理,不同的解说侧重了不同的方面,所以两种解说不妨并存,在意义上甚至有互补之效。有一段时间(即使现在),似乎更倾向于杨树达先生的解说,但也只是“似乎”。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中收录《松阳讲义》中的解说道:学必深沈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语言精警,足以启发。若坚执一种解说,那这样的解说不就废弃了吗?岂不可惜?补充:抱歉,忽略了这句话:“无友不如己者”。想到《诗经关雎》之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友”是亲爱、亲近的意思。这句话之中的“友”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不如己”,有一种解释是“不像自己那样”。如果这样解释,那么,指哪一方面不像自己呢?是不像自己那样“志于道”、“志于学”的人吗?这就有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了。感觉有些牵强。还是老的解释比较通顺,就是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水平低的人。还是把杨树达对这句话的解释给你,共同参考:友谓求结纳交也,纳交于胜己者,则可以进德辅仁。不如己之人而求与之交,无谓也。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我为交,则义不得拒也。杨先生的解释,我觉得最后一句尤其值得注意,也可以回答古今众多对夫子这样说而有疑惑的人。何为“义不得拒”,在道义上是不能拒绝的,要不然这句话就是一个悖论,孔子就没法面对自己的学生。《论语》一上来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的意思是“同门为朋”,大家不远万里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进德辅仁”的,有共同的志向,何乐而不为?不管是不是老师,别人提出了进德修业的要求,那么辅导帮助他,首先是“义不得拒”,这正是君子的表现。李零《丧家狗》之中对这句话的解释也很有趣,不妨参考,我这儿就不多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