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语成语中涉及到白蚁、蜉蝣、蜻蜓、虱、蚤、螳螂、蝼蛄、螽斯、蟋蟀、蝉、天牛、萤、蝶、蛾、蠖、蜂、蚁、蝇、蚊、虻、蠓类等昆虫类群,以涉及蜂、蚁、蝇的成语最多.成语中有些昆虫名称现已不常用或与现在的昆虫名称意思不同,如蜩、螗、螓、蚍蜉、(蝤)蛴、蛩、醯鸡等,文中进行了解释.文章还分析了成语所反映的昆虫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某些成语不符合科学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成语;昆虫;形态学;生物学;解释
昆虫在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所占比例最大,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一点从汉语成语中也可看出.目前收录汉语成语较多的词典中成语总数为2~4万个,据笔者统计,其中由昆虫的行为、习性或形态而转义生成的成语约占1%,其比例远远高于涉及其他动物的成语.本文介绍对涉及昆虫的汉语成语进行搜索、统计的结果,并对成语中的特殊的昆虫名称及昆虫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解释.
成语涉及的昆虫类群及相关成语的比例
经过对30000多条汉语成语的搜索和归纳发现,汉语成语中可考证的昆虫类群有:等翅目(白蚁);蜉蝣目;蜻蜓目;虱目;蚤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蝼蛄类、螽斯类、蟋蟀类;同翅目的蝉类;鞘翅目的萤类、天牛类;鳞翅目的蝶类、蛾类;膜翅目的蜂类、蚁类;双翅目的蝇类、蚊类、虻类、蠓类等.涉及这些类群的成语共约255个.另外,还有涉及“虫(虫)”和“蠹”的成语共约60个.
对上述255个成语,按所涉及类群统计其比例,结果如图1.(因“虫(虫)”不一定是昆虫,即使是昆虫也无法确定所指何类群;“蠹”泛指“蛀虫”,也无法确定所指何类群.所以含“虫(虫)”或“蠹”的成语未统计在内.)
2成语中特殊的昆虫名称解释
由于汉语成语多来自古语,其中有些昆虫名称与现在常用的名称不同,甚至很少为现代大众所知.现将有这一类成语中有代表性的列出来,并综合多种资料对其中的昆虫名称进行解释.
2.1蜩螗沸羹蜩为蝉类的别名;螗是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蜩螗沸羹”指如蝉鸣和沸汤翻滚,表示纷扰不宁的意思.
2.2猬锋螗斧此成语中的“螗”与前一成语中不同,应为“螗螂”即“螳螂”的简称.“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举如人执斧之形,故名.“猬锋”指刺猬的刺.“猬锋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2.3螓首蛾眉螓为蝉的一种,体小、方头广额、有花纹.“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2.4蚍蜉撼树蚍蜉为大蚂蚁.
2.5楚腰蛴领这里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虫.在现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龟甲之幼虫.“楚腰蛴领”形容女子体态苗条,脖子美白.
2.6蝶怨蛩凄“蛩”指蟋蟀或蝗虫.“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现代昆虫学名称中,“蛩”见于“蛩蠊目”,是一类在我国很少见的昆虫.
2.7井蛙醯鸡醯鸡为在酒醋或变酸的酒上活动的蠓或蚋类昆虫.“井蛙醯鸡”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2.8蛾附蜂屯此处“蛾”通“蚁”.“蛾附蜂屯”指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形容纷纭杂乱.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汉语成语中采用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来转喻人或事,其中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成语占多数.
3.1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特点
部分汉语成语明确地应用了某些昆虫的体型、体形、体色、头型、复眼、喙、触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态学特征.少数涉虫成语中所用何种昆虫或何部位则不够明确.兹考证、归纳如下.
3.1.1体型汉语成语中的昆虫多数体型较小,3.1.2借此表示微不3.1.3足道的人和事,3.1.4有的还自不3.1.5量力.如“蚍蜉撼树”、“蝇头小利”、“蝇名3.1.6蜗利”、“蚊虻负山”、“鹪巢蚊睫”、“蚊虻过耳”等.
3.1.7体形膜翅目细腰亚目中的多数蜂类胸部和腹部连接处很狭窄,3.1.8称“细腰”,3.1.9成语中借喻人的体态修长或细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鹤膝”等.
3.1.10体色天牛幼虫体色洁白,3.1.11成语中用来比喻女子的脖颈美白.如“楚腰蛴领”.
3.1.12头型蝉方头广额,3.1.13成语中用来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3.1.14复3.1.15眼胡蜂的复3.1.16眼较突出,3.1.17且腹末有毒刺,3.1.18成语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恶、丑陋,3.1.19性情凶狠.如“蜂目豺声”等.
3.1.20喙蝉的口器为刺吸式口器,3.1.21下唇3.1.22特化为喙管,3.1.23内藏上、下颚特化而3.1.24成的口针,3.1.25平常喙紧贴在胸部腹面,3.1.26象古代冠带在颔下打结后的下垂部分.成语“蝉緌蟹匡”中的“蝉緌”即为此意.“蝉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3.1.27不3.1.28副实.
3.1.29触角成语“螓首蛾眉”中的“蛾眉”本指3.1.30蛾类细长弧形的触角,3.1.31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3.1.32翅蝉的翅轻、薄而3.1.33透明.成语“蝉衫麟带”中的“蝉衫”指3.1.34薄绢制成的衣衫.“蝉衫麟带”比喻飘逸华美的服3.1.35装;“蝉翼为重,3.1.36千钧为轻”形容是非混淆.
3.1.37足螳螂的前足为捕捉足,3.1.38看上去很厉害,3.1.39但与强大的力量相比,3.1.40自然是相形见绌.成语“猬锋螗斧”、“蛮睫螳轮”、“螳臂挡车”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3.1.41且都比喻自不3.1.42量力.
3.1.43其他成语“鹪巢蚊睫”、“虫巢蚊睫”、“蛮睫螳轮”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称“蚊眉”.其实蚊子并没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只是一个传说而3.1.44已,3.1.45“蚊睫”或“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3.1.46用于比喻一种极其狭小的处所.如果一定要说有“蚊睫”或“蚊眉”的话,3.1.47那只能是指3.1.48蚊复3.1.49眼上方的刚毛丛了.
3.2汉语成语中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汉语成语中所用到的昆虫生物学特性有变态、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趋性、筑巢、做茧、发声、发光、自卫、寿命、产卵场所和方式等.
3.2.1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过若干次蜕皮、变态.成语“金蝉脱壳”借蝉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比喻用计摆脱对手的追查;“蛛游蜩化”借蜘蛛的游网和蝉的蜕变比喻技艺熟练.
3.2.2食性螳螂为著名3.2.3的捕食性昆虫,3.2.4“螳螂捕蝉,3.2.5黄雀在后”等成语从侧面反映这一点;有些昆虫是腐食性的,3.2.6因此有“物腐虫生”的成语,3.2.7现比喻祸患的产生必有其内部原因.
3.2.8取食方式蚕幼虫口器为咀嚼式,3.2.9能一点一点地咬食桑叶,3.2.10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