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这个词成了中国哲学界的一个中心词,许多论文和著作都把自己的出发点、论证过程和最终的论点完全放在实践上.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
(1)通过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的考察概括出了实践的含义.西方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的实践范畴构成了一个意义系列.在他那里,实践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运动,以及生物的生命过程;后者又包括生物的生命功能和人的生存活动过程;人的生存实践又包括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中国哲学关于实践的概念多包含在“行”这个词的意义之中.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客体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人的空间运动;人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人自身的活动和作用与外界事物的活动;指人的专门行为,尤指品行、道德行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强调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自然物质基础;其二是辩证法,强调的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人的实践的“对象性”和“可对象化”;其三是文化进化论的历史主义,强调实践对自然和人本身同时进行改造的意义,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奥秘.
从上面对实践概念所作的回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实践作为一个当代哲学概念,它的意义范围被确定在专指人的一种活动类型,即这种活动总是同人作为自然物质的机体运动相联系着,总是同作为这种活动手段和活动对象的物质世界联系着,因此他是可观察的、实在的.第二,实践作为这样一个当代哲学概念,一般来说,它总是同“理论”概念相互区别,又互相统一的.在我们所熟悉的经典理论中,二者的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促进人的思维认识的螺旋上升运动,成为我们对实践也是对理论的进行理解的基本思维模式.第三,在上述两点为大家公认的结论之中,实践已经被划定了界限,如果人的生存活动可以划为“实践”和“观念”两大部分,那么,人类的哲学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应该以研究人的“可观察的实践活动”为其理论目的,理论哲学则应该以研究人的“观念活动”为其目的.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类哲学.第四,对实践的重要性的强调应该是哲学家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但是,决不应该把实践强调过了头.从人类的思想整体来说,哲学如果对实践作出脱离“实践─理论关系模式”的强调,它就同以前有过的对理论观念的意义所做的过度强调一样,是片面的.所以,无论是“实践哲学”还是“观念哲学”,都只是人类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全部.①
(2)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关于实践的论述中的考察中得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生活过程.它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既是自由的,也是必然的,是“定在中的自由”,是必然中的选择.对于马克思来说,实践不仅是不同于人的单纯思想活动的感性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同时是受人之外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决定的,抽去了这一点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环境、主体和可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他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如果不是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人对社会的关系中概括出实践的概念,而仅仅是从人对自身的关系中引出这个概念,那么,实践就只不过是人自身的纯粹活动,是实现自身意志的单纯行为.人改造自然,就意味着把意志强加于自然;改造社会就意味着把意志强加于社会.②
(3)对传统的实践定义提出不同的看法.实践范畴通常被理解为人类有目的的探索和改造客观物质活动.这抓住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物质性两个基本特征,但并没有进一步揭示实践活动的人类学本性.把实践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很容易把实践活动理解为主体和客体、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纯粹的物质交换活动,甚至理解为单纯的外在形态上的物理操作活动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活动,因而可导致忽视主体与自身、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人学意义和历史意义上的实践关系,实践的基本意义也主要表现在其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不是被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和能动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历史活动而存在,而是变成了一种专门论证认识的客观性,并多少具有某种本体论意义的实在性存在物.
在本体论、认识论与历史论的关系上,总给人以某种割裂、分离的印象.实践范畴的人类学意义是:实践活动是人的自我实现;实践活动实现着人的自由;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决定着人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命运.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③
(4)从实践的特性来谈实践的本质,认为实践活动的特性应该是观念物化性和现实创造性.这两种特性既可以与动物活动区分开来,又可以与人的认识活动区分开来.首先,实践活动的这种观念物化性,动物不具有,人的认识活动也不具有.动物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环境,都只有本能式的感觉,其活动只能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本能活动,根本不存在观念物化的问题.而认识活动是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活动,其活动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也不存在观念物化的问题,因此说,观念物化性是实践活动特有的属性,是区别于动物活动和人的认识活动的特征.其次,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显示感性的物质活动,不是现成地占有对象物,而是包含着新的物质对象的创造,即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动物的活动还是人的认识活动都没有这种现实创造性.动物要么就适应环境,要么就绝种,根本不可能对环境实施创造性的改造.人的认识活动虽然有创造性,但这种创造性不是现实感性的创造性,它不会直接引起外部世界的任何变化.由此可见,现实创造性也是实践活动所特有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