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芳老师回答:我教的是上海卷,简单讲一下。上海卷比较喜欢“结构表述议论文化”,文章结构体现议论文的思辨和逻辑性,而表达则要求“散文化”,也就是要有文采,适当引述名人名言、古诗词,使用排比等等,都会很吸引老师的眼球。考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博取阅卷老师的“欢心”。上海卷倾向于文史哲方面的素材,会让作文显得“有文化”。2012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和事迹也建议找来看看,都是很好的素材。 其实每年的各省份作文题,都是一群非常有经验的命题老师的心血结晶,里面包含着对于考生区分度的要求和人人有话可说的包容度。考生很多时候认为题目“怪”,不是因为题目本身,而是考生存在“无从下手”的茫然感——这其实是“题目切入角度的缺乏”。建议以后可以多从人生和社会方面切入作文,比如2011年上海卷的作文题“忘与不忘”,可以参考从“人生中的忘记与铭记”和“社会中的忘记与铭记”来具体入手,就不会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