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汉武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名政,嬴姓,赵氏[1],又名赵正[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3].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但却二世而亡.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介绍.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朝的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惠帝刘盈的侄孙子(刘盈为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高祖的重孙子.其母王娡,在刘彻立太子同时被立为皇后.刘彻公元前156年生于长安,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