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学生何番传
韩愈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②,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迭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之乱③,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选自《韩愈集》)【注】①选纪:计算;②朱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军朱反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
B.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
C.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
D.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文中助教和博士是太学的教师,司业和祭酒地位近似于现代的副校长和校长。
B.我国古代朝廷设有六部官署,礼部是其中之一,主要掌管典礼、科举、教育等事务。
C.“六馆”是国子监的别称,按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
D.“会阳先生出道州”,句中“出”意即“出京”,指京城官员被贬斥到地方成为平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这篇传记写了太学生何蕃的事迹与遭遇,反映了唐朝中期极端腐败的政治,导致大量贤才得不到重用而被埋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沉痛的惋惜之情。
B.何蕃刚入太学时,每年回家一次,因其父母劝阻,他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但还是遭到父母劝阻,以至他五年没回家了。
C.欧阳詹在评价何蕃为人时,对何蕃的仁爱给予了高度肯定,而对何蕃的勇敢品质的略带怀疑,不是很肯定。
D.本文着力表现何蕃学识渊博、纯孝、仁勇等优秀品质,这和韩愈一贯推崇儒家思想、倡导儒学的行为是一致的。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
②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