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二)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害:残害,杀害。 | |
B.拨乱世反之正。 | 拨:治理,整治。 |
C.《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 指:通“旨”,意旨,意向。 |
D.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 病:担忧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B.约其文辞而指博 | 举类迩而见意远 |
C.是故《礼》以节人 | 佐之以张耳 |
D.求人可使报秦者 |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
A.文本(一)赞扬了《春秋》的博大精深--深含治国礼义方略,足以警戒世人,足以匡正世弊。
B.文本(二)表明孔子担心死后湮没无闻,为了能使自己名垂青史,流芳千古,所以才作《春秋》留给后世。
C.文本(一)借评述孔子写《春秋》表明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通过评述历史,评判是非,为天下仪表。
D.文本(二)交代了《春秋》所记史实的起讫年代,指出《春秋》写作的指导思想和“春秋笔法”的表达特点。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②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③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