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敏同志的解答作了细致的分析,并肯定它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是,王育敏同志又认为:“象‘望梅止渴,这类成语,从生理学角度看,两种答案均无科学性错误”.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关键在于王育敏同志对“望梅止渴”这一典故的解释是不够正确的.我认为“望梅止渴”这一典故中的“望”应理解为“盼望”、“希望”.并不是“望见”.当士兵听说“前有梅树可止渴”时,盼望着能吃到梅子,而当他们想到梅子时,由于过去的“吃梅”的经验而引起的反射,流下了唾液.这里,反射的引起是由于语言的刺激,应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有的同志把‘理梅止渴”理解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是因为他们把这里的“望”理解为“望刃,、“看封,这显然是对这一典故的错误理解.所以,我认为,只能作第二种理解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引用成语典故时,首先要对成语典故有一个正确理解,面不能望文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