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一年之中秋天时分,月亮是最接近地球的,所以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最亮最圆.科学地计算,理论上农历八月十五出的那一轮月最圆,但八月十五傍晚上月亮刚升起的时候,由于与我们在地球上所看的角度比较偏斜,要等到午夜即农历八月十六子时,月球已升至约正空时,我们直望天空的月亮就最为清晰也最圆,.所以就有了“十五月亮十六圆”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