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的语文题,快.
月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答题.
材料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材料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饶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何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材料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材料四、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边疆站岗值班.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歌曲《十五的月亮》)
(1)、上面的几则材料中都有“月”,请你说说“月”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2)、同样是借月抒怀,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的感情基调明显不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
(3)、文学创作有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两句就有相似之处,请找出来.
(4)、材料三中的“月有阴晴圆缺”其实是一个自然现象,请结合有关知识说明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