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天祥三过无锡宝祐①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①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徇之,庶天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②,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比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于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鞭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又留蚊于素帐中  
C.何有于我哉D.青出于蓝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___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D. 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自量力徇之

②比旦皆没

③谢太后使天祥如元军请和

④鞭之莫散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

解洪涛回答:
  (1)本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幽于黄埠墩”的意思为:把他幽禁在黄埠墩,“于”解释为:在.   A项句子的意思: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于”解释为:从.   B项句子的意思: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素帐里.“于”解释为:在.   C项句子的意思为: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于”解释为,对.   D项句子的意思: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于”解释为:从.   故选:B.   (2)考查筛选文言文的信息的能力.有骁勇善战的壮士,仰慕文天祥的高义,一直在暗地里跟随着,而不是“元朝人派勇士追杀”.   故选:D.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特别注意“徇”的通假并写出意义.   ①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②比:等到;③如:往,到;④鞭:用鞭子打.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是何、而、非”的含义.①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   ②环绕着黄埠墩四面都是水,没有船的话根本无法到达,(文天祥)本就难以逃脱.   答案:   (1)B   (2)D   (3)①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②比:等到③如:往,到④鞭:用鞭子打   (4)①您凭借着临时拼凑的一万多人赶赴前线,这同驱赶一群羊与凶猛的老虎搏斗有什么区别?   ②环绕着黄埠墩四面都是水,没有船的话根本无法到达,(文天祥)本就难以逃脱.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