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为“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瑾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是“为学之序”;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五教,是有关道德、人伦问题的五个伦理大道理.之目,是其目的、精髓.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
1、道德教育的目的:明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各遵其德.
2、道德教育的归结点、精髓:父子以亲情、君臣以道义、夫妻以夫为主妻为服从、兄弟分长幼为顺序手足情谊、朋友以诚信为大道理,也就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著名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教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立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