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历:中华文明的时间序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历,又称“阴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中历:中华文明的时间序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历,又称“阴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一用就是两三千年.

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还具有国际秩序的象征意义.“正朔,所以统天下之治也.”(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四十《同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也曾以颁赐历法来宣示对天下的控制.在朝贡-册封体制之下,通用或部分通用中国历法,每年由中原朝廷颁赐历书供各国和各地区使用,或授权有些国家或地区据此编出各自的代用历书,此即所谓的“颁正朔”或“奉正朔”,是东亚传统国际秩序的象征.

朱元璋登基伊始,也遣使于周边各国,要求朝贡,给予册封,并颁赐《大统历》,以重整东亚世界的时空秩序.《明实录》中,差不多每年都记载了颁赐《大统历》于各国之事.

朝鲜半岛上自古即用中国历法.新罗自674年起采用唐新历,宪德王时采用唐《宣明历》,一直用到高丽忠宣王时.朝鲜王朝历奉明、清正朔,先后用明《大统历》、清《时宪历》.

日本从7世纪至17世纪末的千余年间,先后采用了中国的《元嘉历》《仪凤历》《大衍历》《五纪历》《宣明历》.尤其是《宣明历》,一用就是八百余年.

越南历史上虽然常用自己所造的历法,如陈朝的《协纪历》、胡朝的《顺天历》、黎朝的《万全历》、阮朝的《协纪历》等,其实它们都源自中国历法,只不过换了个名称而已.有时连自己可以编撰的历本,也要每年等待中国的颁赐.这样就省了自己编撰、印制的麻烦,同时也表示一种外交上的臣服姿态.

使用统一的中历历法,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传统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东亚人民依中历来生活、生产,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个人生日,无不以中历来记载.可以说,中历作为一种时间坐标系统,其影响已渗透到东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脱亚入欧”(实是“脱中入西”),其标志之一,便是弃中历而改用西历.西历就是西洋历法,又称“阳历”、“公历”.西历是太阳历,只反映太阳变化,不反映月亮变化.从1873年日本率先改用西历,1896年朝鲜半岛开始使用西历,到1912年中国本土最终改用西历,短短四十年间,东亚各国完成了从中历到西历的转变,但在民间和民俗的层面上,中历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选自《新民晚报》2010.4.11B7版《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

(1)根据材料,古代东亚各国为何大都采用中历?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近代日本和朝鲜改用西历的原因.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的变化?

胡学钢回答:
  (1)依据材料“‘农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还具有国际秩序的象征意义”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   (2)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的西化与其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文化有关;而朝鲜,注意时间“1896年”,此时恰好被日本占领,故而西化.   (3)本题需要分情况讨论,既要看到它在古代的贡献,同时还要注意到在近代被抛弃,然后要回答出我们对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   故答案为:   (1)原因: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在朝贡册封体制下,中国以颁赐历法来宣示对天下的控制.   (2)日本:明治维新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实现脱亚入欧.朝鲜: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3)看待:总论:岁时文化从历史上的辐射东亚到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和社会转型的历程.   分论:1、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经为东亚文明的进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应有的贡献;   2、近代以来,由于列强侵略加上西学东渐,伴随着朝贡体制的瓦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停用了中历,也折射出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3、从岁时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变化,也提醒我们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保持其民族性.
历史推荐
最新更新
优秀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