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其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预言:今后如果有人对我的理论提出挑战,那很可能来自对寒武纪动物突然大量出现的解释.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先光在澄江县帽天山发现了"纳罗虫"化石,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中国、云南、玉溪、澄江和帽天山声誉鹤起,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世界.
1984年以后的10年间,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古生物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地区采集了约5万块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迄今为止已在澄江化石中发现了40多个门类的80余种动物.
1991年4月23日,美国最权威、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并附配精美图片介绍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指出:"中国帽天山动物群的发现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1996年8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放了一条使每一个中国人心醉的消息: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是人类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接着"焦点访谈"对澄江县帽天山及化石产地作了全景式、多层面的深入报道.
2001年1月出版的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认为云南澄江化石使脊椎动物出现提前了6千万年.这些化石有助于古生物学者证实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帽天山距昆明56km,距玉溪市87km,距澄江县城6km.整个化石埋藏带呈蛇状蜒蜒达20km,宽4.5km,埋藏深度达50m以上.现圈定的保护面积为18km,其中核心区保护面积1.2km2.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化石点30余处,采集化石3万余块,科学鉴定认为有40个门类,100多个种的古生物化石,涵盖了现代生物的各个门类,还发现多种过去曾大量存在现已灭绝的动物新种,已超出现有动物分类体系,只能冠之以发掘地名来命名,如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云南虫、昆明虫和跨马虫等,尤以可喜的是最近在玉溪与昆明交界的滇池海口又出现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柱动物――海口鱼,其结构和功能较云南虫还复杂,是世界上发现的化石动物中特异门类最多、埋藏保存最佳、外型最精美、品质最优良,属稀世珍宝级的动物化石.科学研究认为它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人类这一重要生命进化树和生物演化链上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