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直接把每个作家放在百度里面,所有的都出来了.杜甫今年有个什么周年纪念日哦...所以他肯定是一个热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思想: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190.杜甫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名句:甫诗“有集六十卷”[1],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2].代表名句: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其三)》5.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五言古诗·《佳人》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9.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0.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登岳阳楼》 11.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佳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1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5.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五言古诗.《成都府》1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1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18.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2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2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柴门送客》
[3]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9.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 3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31.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中八仙歌》3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33、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3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其六)》春望诗意画
3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3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37.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3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咏怀古迹五首》39.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40.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41.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4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4],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杜甫
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5].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7],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