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
WailingWall
为悼念故国或故人而修造的墙形纪念建筑物.世界上有两座,一座是位于中东耶路撒冷东区老城东部的哭墙;一座是位于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与林肯纪念堂之间草地上的哭墙.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westernwall,Al-BuraqWall,KothelHaMa'aravi,??),是耶路撒冷旧城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亦有“叹息之壁”之称(日文:“叹きの壁”).为古代犹太国第二神庙的唯一残余部分,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故称.
哭墙由大石砌成,长48.768米.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形成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皇帝希律王统治时期,极力镇压犹太教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该墙壁为同一时期希律王在第二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的护墙.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时获得一次重归故里的机会,无数的犹太教信徒纷纷至此,面壁而泣,“哭墙”由此而名.尽管该围墙为伊斯兰圣地西墙的一段,但犹太人仍然把它视为本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今每逢犹太教安息日时,尚有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还有许多信仰者将心愿或悼念之辞写于纸上塞进墙壁的缝隙里.
在此不可太明显的向正在祈祷的犹太人拍照.
"哭墙之泪"
耶路撒冷著名的“哭墙”“哭”了:这面巨大的石墙中间的一块巨石上异样地出现了一道水渍,经过几天风吹日晒依然如此,既不扩大、也不消失.这一现象令不少极端正统的犹太教人士激动不已,因为在犹太教传说中,哭墙流泪是犹太救世主弥赛亚降临的先兆.
如果把水渍形容为“哭墙之泪”的话,那么哭墙实际上流了三行泪,而不是先前所报道的一处.在哭墙前我们看到,先前的报道的那行“泪”位于哭墙中间靠左的位置,距离地面大约六七米的高度.水渍长方形,尽管湿漉漉的,却并没有水滴下来,水渍四周都是干的,一点水的痕迹也没有.由于水渍正好位于一块巨石正面,所以从地面看起来似乎水是从石头内部渗出来的,这也许是一些人觉得怪异的原因.另外两处水渍都位于石墙的缝隙处.水从缝隙里渗漏出来,润湿了下面的石头,一些墙缝的填料也被腐蚀掉了,所以看起来更像两只“流泪的眼睛”.
一位在哭墙祈祷的犹太青年告诉我,哭墙出现水渍并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他说,这种现象在一年半前就出现过,当时查明,原因是哭墙另外一侧用于滴灌的水管发生渗漏,而渗漏的速度和蒸发的速度正好相抵,所以水渍能够长时间既不消失也不扩大.
连日来,以色列文物局会同有关地质和文物专家也对哭墙水渍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专家们得出的意见也证实“哭墙之泪”其实并不神秘.以色列文物局在发布的调查结论中说,这一现象虽然不像一年半前那样,是由于渗水形成的,但也属自然现象,是由于一种长在石头中间的植物腐烂后引起的.
“哭墙之泪”虽然被证明纯属自然现象,但人们仍旧希望,总有一天,和平会降临这片土地.那时,人们将不再互相杀戮,而哭墙也会恢复它本来的称呼—西墙,到那时,哭墙将不再流泪!
哭墙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两度被毁的痕迹,是犹太民族2000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也是犹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犹太人相信它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来这里的人——无论是否为犹太人——都一律戴小帽,因为他们认为,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离开哭墙,当我把小帽还回来的时候,我想:梦想总是好的.而现实却总是残酷的.哭墙在暮色中沉默着,而哭墙下虔诚的人们却抚摸或者亲吻着哭墙,祈祷着、失声痛哭者.
这使我回想起刚到耶路撒冷的第四天第一次进入向往已久的老城的情景.那次是去采访在哭墙举行的一个千人和平大祈祷.
无疑,哭墙是宏伟的,庄严的,厚重的,也是沧桑的,凄凉的、古老的.在哭墙的上方,是同样著名的伊斯兰教的两处圣地—岩石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这两个目前敌对情绪严重的宗教圣地和谐地处在一幅画面中,成为夕阳下一道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风景.
在哭墙远处的空地上,停着十多辆警车和救护车,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在西墙附近的山坡上,一些摄影和摄影记者支起三角架,在他们旁边,两个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军人手持冲锋枪,面向人群伏在一截矮矮的断墙上.
在拥有3000年历史的这座古城,在著名的犹太人第二圣殿遗址哭墙下,在夕阳中,在巴以冲突刚刚经历了最为血腥的一个星期之后,听到这带着哭泣的、哀怨悠长的颂经声,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在这里,祈祷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人们祈祷的目的,人们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在很多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两个字——和平.
在祈祷的人群中,我看到手拿《圣经》、背着枪的女兵,也看到了胡子有一尺多长、专心虔诚的犹太老人.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的中年男子,在祈祷中忍不住手抚哭墙失声痛哭.
作为旁观者,谁能理解犹太人心目中的上帝?谁能像犹太人一样理解和平的深刻涵义?谁又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希翼和痛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