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社会意识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思路方向,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向性的失误.
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人的自我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人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和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即使曾经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正确的世界观必然也会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