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事关百姓身心健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2010年底,四川省绿色食品近年发展情况(摘自2011年5月2日《四川日报》)
227家 | 999个 | 109% | 187.1万吨 | 145.71亿元 | 55829.8万元 | 14家 |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四川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的必要性。
材料二:2011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说:
绿色食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公信力是绿色食品品牌的灵魂,是品牌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四川省坚持把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率先在绿色食品系统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对存在严重违规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革”管理。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产品一律报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缔其绿色食品资格,并永不再受理其申报绿色食品。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格局,并成为四川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说明,四川省绿色食品企业应怎样维护公信力这一绿色食品品牌的灵魂。
材料三:“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2011年4月,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广泛流传“牛肉膏”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将鸡肉、猪肉加工成“牛肉”。如果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之后,广东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猪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我们还能吃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运用市场经济法制性特征的知识分析,应怎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