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汗,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有志中学生共同的追求.
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案]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要做这道题,首先我们整体把握全文,理清全文思路.文章一、二两段通过一个实例得出论点: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那么这个论点是不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呢?第三段到最后虽然谈的是怎样培养创造力,但是仍然谈要想培养创造力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因为“积累知识是基础”,培养创造力才是目的,从而证明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2.文中第4段为什么说“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2分)
[答案]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要做要做这道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理解.我们看这句话之后接着一句话“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这两句话之间完全是前果后因的关系,所以答案自然得出.
3.文中第5段“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应如何理解?(2分)
[答案]不被知识束缚,在头脑中留有创造的空间.
[解析]本题也是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上文说古今中外不少人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那么我们怎么做呢?下文接着说“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被知识所束缚,“心智的‘杯子’”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头脑,“空出来”是指留有空间.
4.文中第6段举诺贝尔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2分)
[答案]善于记录灵感,才有利于激发创造.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这一段开头就说“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对于那些……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通读下文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是本段的论点,所以举诺贝尔的事例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论点.经过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5.结合实际,试举一例来谈谈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80字左右)(4分)
[答案]略.评分标准如下:
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清楚(4分)
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较清楚(3分)
举例比较恰当,有见解,表述不够清楚(2分)
举例比较恰当,见解不明确,表述不够清楚(1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如何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