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碱,1926年,我国化学家都创立了要为先进的侯德邦制碱法,也叫联合制碱法,两种制碱的生产流程可需要表示如图1:
(1)向沉淀池中通入CO2和氮气时,应先通入氮气的原因是___;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
(3)氨碱法生产流程示意图的Y是___,从原料到产品,氨碱法总反应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写为___;
(4)联合制碱法中从滤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选填编号)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能增大NH4+的浓度,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Na+的浓度,使NaHCO3结晶析出
D.通入氨气能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5)联合剂碱法相比于氨碱法,氯化钠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循环I.联合制碱法的另一项优点是___.
(6)从沉淀地析出的晶体含有NaCl杂质,某同学在测定其NaHCO3的含量时,称取5.000g试样,配制成100mL溶液,用标准盐酸溶液确定(用甲基酸提示剂),测定值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初读数 | 终读数 | ||
第一次 | 20.00 | 1.00 | 21.00 |
第二次 | 20.00 | 如图2Ⅰ | 如图2Ⅱ |
①第二次滴定,从图Ⅰ图Ⅱ显示消耗的盐酸溶液体积为___;
②该实验测定NaHCO3含量的计算式为ω(NaHCO3)=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