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才学过,两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不可以说是谁对谁错。
看到的是视觉,感到的是热量.早上因为大气折射,看上去太阳大.关于热量,大地会累积阳光辐射受到的热量,中午的时候太阳太阳已经晒了一个上午了比较热.而且由于地球自转,早上太阳对地面的辐射量小于中午,所以中午热.两小儿都错,所以他们是小儿.
地球绕日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距太阳14710万公里),7月初经过远日点(距太阳15210万公里)。经过计算,地球每年从远日点向近日点(7月~1月)运行时,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靠近太阳约8000公里,在此期间,每天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太阳距离我们近些;反之,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1月~7月)运行时,每天中午的太阳比早晨距我们远约8000公里。早晨和中午的日地距离8000公里之差,和日地平均距离(1.5亿公里)相比,微不足道,用肉眼是很难观察出来的。可以说,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离我们同样远。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是人眼接触物体所产生的视觉错误的缘故。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如果把其中一个放在几个大圆圈中,把另一个放在几个小圆圈中,粗一看,前者小,后者大。又根据物理学的“光渗”作用,我们看白色图形,总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大些。当太阳初升、降落时,地平线上只有一角天空,而且附近还有树木、房屋背衬,加上此时四周天空昏暗,太阳就显得特别亮而且大;中午时,背衬的是辽阔天空,没有物体同它比较,而且四周的天空已很明亮,与太阳亮度相差不太悬殊,因此,看上去太阳显得小了。
我们知道,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而地面辐射能的大小又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多少有关。早晨,太阳初升,地平高度小,阳光斜射在地面上,地面单位面积上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较低,故仍“沧沧凉凉”。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单位面积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增大,气温高,故“日中如探汤”。因此,以“远者小而近者大”或“近者热而远者凉”来推论日之远近,是错误的。
地球绕日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距太阳14710万公里),7月初经过远日点(距太阳15210万公里)。经过计算,地球每年从远日点向近日点(7月~1月)运行时,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靠近太阳约8000公里,在此期间,每天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太阳距离我们近些;反之,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1月~7月)运行时,每天中午的太阳比早晨距我们远约8000公里。早晨和中午的日地距离8000公里之差,和日地平均距离(1.5亿公里)相比,微不足道,用肉眼是很难观察出来的。可以说,太阳在早晨和中午离我们同样远。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是人眼接触物体所产生的视觉错误的缘故。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如果把其中一个放在几个大圆圈中,把另一个放在几个小圆圈中,粗一看,前者小,后者大。又根据物理学的“光渗”作用,我们看白色图形,总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大些。当太阳初升、降落时,地平线上只有一角天空,而且附近还有树木、房屋背衬,加上此时四周天空昏暗,太阳就显得特别亮而且大;中午时,背衬的是辽阔天空,没有物体同它比较,而且四周的天空已很明亮,与太阳亮度相差不太悬殊,因此,看上去太阳显得小了。
我们知道,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而地面辐射能的大小又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多少有关。早晨,太阳初升,地平高度小,阳光斜射在地面上,地面单位面积上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较低,故仍“沧沧凉凉”。中午,太阳直射地面,地面单位面积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增大,气温高,故“日中如探汤”。两者都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