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材循环使用。开学初,学校将循环使用的教材免费发放(由财政提供教材费用)给学生,学期结束时全部收回,集中保存,学生不得在书上写画。该政策实施一年后,某校同学对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对于该政策,被调查者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整理如下:
赞同的声音:
在不少经济发达国家,课本循环使用是种惯例。拿美国来说,课本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日本达到10年。在我国课本使用寿命不过一年,甚至半年,许多课本只用一学期,有些连角都没皱就被丢弃了,这增加了国家的负担,浪费了资源。有调查说,制造一吨纸,就要砍掉七棵10年生的大树,想想真令人痛心。
反对的声音:
学生:以往我们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现在连名字都不让写了,真是不方便啊,还不如让爸爸妈妈出钱把书买下来算了。
家长:循环教材是“公用书”,没有按学生编号区分,每节课上完了就收上去,第二节课再发下来就混了,这么多双手摸来摸去,要是有病菌,就会交叉感染。
教师:有的教材纸张质量比较差,容易破损;有的教材内容变来变去,使用期限不长。怎么循环使用?”
(1)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对教材循环使用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认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循环使用教科书有何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说明怎样更好地推进教材的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