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势的概念)
均势即balanceof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用于许多学科中.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
“均势”是对立大国或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未出现一方占有优势的客观反映.均势外交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从16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争夺欧陆和海上霸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最早推行这种政策的是英国,16世纪初,英首席大臣沃尔西初支持西班牙同法国作战,但当西班牙取得支配欧洲的优势时,转而倾向法国.梅特涅和俾斯麦是19世纪推行均势外交的代表人物.梅特涅是以强大的中欧为支柱,联合英国,团结普鲁士,对沙俄若即若离,其目标是建立奥地利在中欧的霸权.为孤立法国、防止两线作战,俾斯麦的均势结构是拼凑德、俄、奥三皇同盟.均势外交只能用于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小国和弱国往往是列强谋取均势的筹码.
(四个体系)
根据国际体系中国家的数量,均势可以划分为简单均势和复杂均势:简单均势指的是有两个国家形成的均势;而复杂均势则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形成的均势.而从地域来看,均势则可以被划分为局部均势或全球均势:局部均势指的是局部地区的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均势,如维也纳会议后欧洲所形成的均势;而全球均势则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占优势地位的行为体,如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均势.
(实例)
丘吉尔曾说过:“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低地国家落入这个国家手中.”他总结均势是英国外交政策极为本能的传统.几个世纪中,英国或孤立或干涉,用尽手段争取并维护一个实力均衡的欧洲大陆,保持自己的海上和殖民霸权.十九世纪是英国实行均势外交的黄金时期.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海上霸权,外交捭阖操纵欧洲均势近一个世纪.有人把十九世纪称为“英国统治下的和平年代”.
19世纪军事外交的主要特点是:1以“不干涉”“光辉孤立”政策操控欧洲均势,愈到后期愈明显.2英国的战略重心是加强和扩大海上和殖民的霸权.1815——1865英帝国以每年10万平方英里的速度扩展.1838——1842年英国对阿富汗进行了掠夺战争.1839年英国占领了亚丁作为印度洋上的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中英战争中英国夺取香港作为远东商业军事基地,强迫中国开放商.1840年英兼并了新西兰,在澳大利亚迅速进行移民和开拓.19世纪最后25年内,英帝国土地增加了400多万平方英里,居民增加了9000万人.
维持欧洲均势和扩大海上和殖民霸权相辅相存的.一位18世纪60年代的政治家说过:“在欧洲目前的情况下,正是殖民贸易及形成的海上势力决定了欧洲大陆实力的均衡”.维护欧陆均势是为扩大海上霸权服务的,海上霸权又保障促进英国操纵欧洲均势.英国军事外交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海上和殖民霸权.英国均势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英国自身的利益,像帕麦斯顿在阐述英国外交政策时说的:“我们没有永久的朋友,我们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我们的利益是永恒不变的,这些利益才是我们应当遵循和追求的”.帕麦斯顿这里所说的利益是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地利益,所以英国均势外交的实质是争霸.
英国的均势外交政策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保证了自身的安全同时为海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到1914年英国殖民帝国已经控制了欧陆面积的五分之一和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的稳定.但是英国的不断变换盟友也引起了欧洲的动乱.弱小的国家更是深受其害.例维也纳会议上英为维持均势,主张分割萨克森,德意志,意大利等.后有借均势名义瓜分中国.
(作用)
通过对19世纪英国均势外英国交的考察分析结合现实我有些认识.国家间力量的平衡有利于维护和平,斗牛士国家间力量对比一旦发生变化,均势被打破,所以说均势是相对的,短暂的.均势外交的根本目标不是维护均势,而是追逐自身利益.对于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就是争霸,对于弱小国家而言,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维护和平.近年来国际局势向多极化发展,均势外交对中国同样有借鉴意义.中国应该推行多方位的外交关系,而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以获得较大余地的制约均衡,当然这与英国的均势外交有质的不同,我们反对霸权.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