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学生在预习中独立思考
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由于数学内容的特点,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觉得进行思考性预习极为困难.为此,教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预习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加强预习的引导,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一些预习问题和课前督促,并构建在预习基础上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独立思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础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这种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怎样使设计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首先,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三、让学生在复习中独立思考
复习的态度对数学学习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课后作业的统一性及量的扩张,使许多中差生忙于应付作业,无暇顾及复习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即使是一些较高水平的学生,当复习中遇到疑问时,为了节省时间,动摇了独立思考的决心,而求教于他人.只有那些具有独立性的优秀学生,在复习理解的同时,独自感悟,勇于思考,才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成为驾驭学习的主人.因此,对作业进行分类要求,减少重复操练,有效控制作业时间,是培养学生独立复习思考的前提和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自主性、思考性、针对性,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