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太太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秸-----自家人整自家人
四、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于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载满而回
七、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春风-----巧用天时
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熬美人关
11、蒋干盗书-----伶俐反被伶俐误
12、庞统当知县-----牛鼎烹鸡
13、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4.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更多--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北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出没无常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于了途径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纷歧样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貂蝉唱歌--有条有理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样子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奇策--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三国成语
1、髀肉复活(刘备):形容长期逍遥,事业一无成就.
2、后患无限(刘备):指给未来留下的祸患无限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于自己非常合适的情况.
四、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造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少现实经验,比力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七、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世人的定见,扩展事情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气力,去跟耶稣报道了方休.
9、奇策(诸葛亮):指一种作战要领.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以及手底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出口成章(曹植):形容才学崇高高贵,文思敏捷.
1四、轶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世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比拟.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泼天.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七、唇亡齿寒(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度或团体受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克不及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要领.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寡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爸爸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更多..更具体
一手包揽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宓妃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可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秸,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落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资质文藻,落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即掩杀,郭汜兵退,车驾犯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