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不少学生表示长大后要给父母买大房子、买小汽车,而不屑于一些日常琐事——
在感恩教育中,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就是他们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的亲情.然而对于如何感恩父母,他们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零碎,往往缺乏感恩的具体行动.
初中学生与父母相处十几年,感动的事情有很多.在“感恩父母”的主题课上,学生们争相述说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我发高烧的时候,妈妈背着我去了很多医院,急得都哭了.”“我爬山的时候,不小心摔在石头上,头上流了很多血,爸爸妈妈求医生一定要救救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读书不好,爸爸总是陪我一起看书写字,每天都很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报答父母、感恩父母呢?”有的学生说:“我要买三房两厅的房子给爸爸妈妈住,我要买轿车带爸爸妈妈去兜风,我要买很多很多的补品给他们吃,我还要……”有的学生说:“我要考出好的成绩,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少学生认为帮父母倒杯水、打扫卫生等事情太小了,不屑一顾,他们表示长大后要做大事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假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中间的一位同学长大了,很孝顺,想感恩父母,但平时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父母的住房条件不好,他想给父母买房,自己没钱,银行又不给贷款,他非常犯愁.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会怎么办?”有的同学说:“我打很多工,赚很多钱.”有的则说:“我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住上大房子.”还有的说:“我要给他们买好多东西,虽然买不起房子……”在这些话语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但也觉得正确的引导非常必要.我将他们说到的感恩行动进行了分类:大事和小事,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其实多跟父母聊聊天,常回家看看,或者多往家里打打电话,再加上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在老师的温馨提示中,学生们若有所思,懂得了感恩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
我为这堂课布置的回家作业是:向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给父母送上一枝康乃馨、给父母洗一次脚……学生们认真地完成了这些作业,不再觉得别扭.感恩,就是这样实实在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认知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并且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老师应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自己的需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