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3mm的茶色玻璃板,竖直架在铺有白纸的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选用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利用茶色玻璃既能______又能透光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实验中,小柯正对玻璃板,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清晰的像位于A′处,如图乙所示.该像应该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坐在另一位置的同学却没有看到玻璃板中有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小柯拿另一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小柯随即用铅笔在白纸上正确地描出了A、A′及反射面OO′的位置,并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和测量,如图丙所示.为了能得出客观准确的实验结论,小柯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4)基于小柯的以上实验操作,你认为玻璃板的厚度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5)小柯移去镜后的蜡烛B,在乙图中像的位置放一硬纸片,并在A所在一侧透过玻璃板进行观察,则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