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主张“仁政”.“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就来自于儒家思想.孔子还是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成就包括: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这些教育思想与今天倡导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百家争鸣的法家提倡“法治”,这与“以法治国”的思想相对应.墨家提倡“兼爱”“非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的思想相对应.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庄子的思想和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相对应.
故答案为: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