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多次出现“登人”,目的主要是登记人口,征兵。周朝户籍登记制度初具雏形,据《周礼》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长牙婴儿)以上,皆书于版,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献其数于王。”春秋战国,战争频仍,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限制人口的流动,诸侯国纷纷以“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进行严格的户籍登记。……秦朝区分了不同户籍,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基层管理人员)审查核实的登记程序。汉朝将登记内容细化到户主及家庭成员的数量、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彼此关系、财产(包含奴婢)等,并把不同户籍的人统编入全国性户籍,即“编户齐民”。……唐朝申报户籍要验查年貌,以防虚报年龄或假冒残疾逃避赋役。并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的登记制度。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材料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至唐朝中国户籍登记的特点,并归纳其发展趋势。(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中国“匠籍”制度的演变予以评析。(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