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初中文言文之,以字举例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初中文言文之,以字举例

柳成林回答:
  基本字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度外.等闲视~.   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往,到:“吾欲~南海”.   详细字义   〈动〉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go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1.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韩愈《师说》   5.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   1.的[of]   2.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   1.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1.之后zhīhòu   (1)[after]∶紧接在…时以后   作出安排之后,我们就照着办   (2)[behind]∶在…后面   房屋之后有棵大樟树   (3)[afterwards]∶然后   之后他又给我来过两封信   2.之乎者也zhī-hū-zhě-yě   [archaism;literaryjargons]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虚词,现在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与迂腐的书呆子气   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3.之流zhīliú   [suchlike]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   往往不是一位贵族,而是一个流浪汉之流的人   4.之前zhīqián   [before]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   吃饭之前要洗手   5.之字路zhīzìlù   [switchback;curveinaroad]山区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径   旅行者爬上一些易爬的之字形路   隐藏更多释义
其它推荐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