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请简略回答.【】内为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直(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你认为上述记载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2【某班打算编排一个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以下几个场景中,你认为与史实不符的是()A粮店出售占城稻B城市“买卖昼夜不绝”C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D买东西不再使用铜钱】
阅读下列两幅古代运河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略)
3【试比较隋朝运河和元朝运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隋元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书记载,四川有很多人家:多以种茶为业,有如五谷……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5【材料一的记载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6【你认为元朝的统一与这种现象(民族大融合)有什么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dōu)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①·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材料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7【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两首诗词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