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本质:专制政治(或君主专制制度)。(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发展趋势: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进步作用:在明清之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进步性,表现在:①适应了农业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救灾行动。)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②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融合。消极作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后期)起,消极作作日益显著:①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守旧之风和官僚作风。②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③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化之风。④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妨碍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⑤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4)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相权为三,互相牵制;宋太祖从兵权人手,削弱地方权力;明太祖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君权极端加强。(5)唐朝:形成了严密的中央集权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宋朝: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明朝: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全面走向腐朽。(6)趋势:由盛而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史实情况及综合概括、总结规律的能力,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