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生命中前十四个年华,那是像羽毛般轻柔纯美的岁月,如今生存繁华俗世的我,只有隔着储藏柜前的玻璃,持着深切的怀念瞻仰过去的一幅幅灿烂的旧照.
入世.或许就是我懂事的那一刻起,已进入了俗世中,无论是自愿还是不自愿,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承认入世不深的我仍然牵挂着一丝的童稚.
“你就是不懂去取悦别人”,我奶奶总是这样教训我.我的堂弟天生的伶俐口齿,油嘴滑舌,总能说得让伯母们疼爱甚加,而我就只有一副钝舌头.我的奶奶总是说:“你就好学学你的弟弟,说多点甜话,看你伯母们一开心,待你就多好了.”什么时候买巧弄乖,取悦别人成了必须学习的任务.我默然.
吃饭的时候祖母总在耳边喋喋不休地教导我,交朋友要多个心眼,不要被人利用了,与条件好的同学交友,以后出来社会也多个好照应.我不理解,什么时候交友也要变成以利益为最终目的.
让我最为深刻的是初中那天,我因陪朋友等公车回家,自己也回家晚了,我向伯母说明了原因,结果她却“纠正”我的错误,说:“同窗学习的是同学,长大出来工作认识的人才叫朋友”.我愕然,面对她们所说的怪道理,我无言.
也许她们的经验曾经是真确的,也许在到处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中学习交际技巧是必须的.我们中间没有超人,强大得可以完全摆脱所有世俗的东西.但身在俗世中,我不愿只当一个普通的世俗人.我有自己的思想,我不要心灵只充满功利和阴暗,更多的我希望是真挚,信任还有梦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种清心寡欲,僻幽和谐的出世生活,另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所欣赏和向往,但我不想当陶潜,我想做的是积极入世.俗世之物是为我攀登理想之峰的工具.我的目的,不是成名就利,我只是想尽量实现人生的意义来填补人生没意义的空白.
活在世上,不甘被世俗所淹没,只为在红尘中翻滚数十年后,再翻开记忆的储藏柜时,灿烂的不光只有那区区的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