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中的这一句话,很多教师认为,“当与秦相较”中的“当”是通假字,通“倘”,“如果、倘若”的意思。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没有注释“当”,但注释了“相较:相抵,相抗衡,实力差不多”,这就间接地表明,此处的“当”非通假字,就是“当”,是“应该、应当”的意思。理由有三:
其一,从语法逻辑的角度看,“向使……则……”是一个很明显的假设关系复句。“向使”表假设,设想了四种与当时现实相反的情形:韩、魏、楚三国不割地事秦,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不派出刺客,赵国的李牧等优秀的将领还在统军。然后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推出下句的结论:那么六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应该和秦国相当(差不多),它们最终的结局或许不容易估量。这样表达应该说是与作者的本意相近的。如果把“当”作为“如果”来讲,那么这一句话的逻辑关系就不顺了——在推出的结论当中,又来一个假设,这事实上是把第一种假设情况给排除掉了。
其二,从字面意义上讲,“当”在课本中解释为“应该、应当”意思的例句很多,如:“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司马迁《史记》)。相反,高中生接触的古文中,“当”作“倘使、如果”讲的例句非常少。
其三,从作者写作的用意上看,是要警示北宋王朝不要被西夏、契丹的“积威所劫”,而应采取与之相抗衡的行动。要采取抗争行动,则要求北宋王朝不弱于西夏、契丹,否则就是自讨苦吃。因而,文章的思路就是先告诉北宋王朝,你的实力与西夏、契丹相当,不必惧怕而一味贿赂苟安。所以,文中写到此处时,再转入下一层次:“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文章说理的层次就很清楚了:先说六国与秦国实力相当,再说如果六国采取正确做法,那么秦国就惶恐不安了。这样讲,才与作者写作的用意相一致。
因此,“当”作“应该、应当”讲,是符合作者行文本意的,且又与语法逻辑要求相谐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