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直接指导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高中地理新课程首要的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即要求学习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初中地理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功能和价值.这是现代地理教育的不懈追求.
课堂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对地理知识“可以用”、“值得用”,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而建构知识.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感知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释疑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运用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参与
地理可以在生活中发展
把生活中的素材带进课堂,能够使枯燥的理论知识附着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具有相互支撑的作用,一方面,许多地理原理的推理、论证过程可以以生活中的地理案例为依托,另一方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需要地理原理的剖析、指导,这实际上就是地理归纳法与演绎法的思维方式.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这是地理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源于生活的地理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习惯.
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处处皆生活.学生不仅尝到了有用的地理,而且还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我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