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①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中体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 , 。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① ;② 。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蕃: 。 ②陶后鲜有闻 鲜: 。
③濯清涟而不妖 濯: 。 ④宜乎众矣 宜: 。⑤亭亭净植 植: 。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
5、《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 。
6、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气味、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的超凡脱俗。
C、本文歌颂的对象是莲,作者采用以菊、牡丹来衬托莲花的写法,其中菊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7、文中所叙的三种花,各喻指怎样的人?(先引原句,再用自己的话说。)(3分)
(1)、菊花:“ ” 。(2)、牡丹:“ ” 。
(3)、莲花:“ ” 。
8、全文中与“陶后鲜有闻”照应的一句是“ ”,与“宜乎众矣”照应的句子是“ ”
9、从全文看,上面的文段在表达方式上是 。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