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量带
地球上的热量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基本相一致,大致与纬线相平行,由低纬到高纬热量由高到低呈现带状分布,形成全球的热量带.热量带最简单的划分是根据天文辐射划分:
①赤道带在南北纬10°之间,占全球面积的17.36%,此带内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昼夜长度几乎相等.太阳辐射日变化大,年变化小.
②热带在纬度10°~2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12.45%.此带内的辐射特征与赤道带相似.
③副热带位于纬度25°~3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7.55%,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带.天文辐射的季节变化大于赤道带和热带.
④温带位于纬度35°~5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12.28%,全年天文辐射的季节变化最显著,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⑤副寒带位于纬度55°~60°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2.34%,是温带与寒带的过渡带,此带昼夜差别大,但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⑥寒带位于纬度60°~7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5.00%,此带一年中昼夜长度差别更大,在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全年天文辐射总量显著减小.
⑦极地纬度75°~90°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1.70%,此带昼夜差别最大,在极点半年为昼,半年为夜.天文辐射日变化最小,年变化最大.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自然带(naturalbelt)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大致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性自然区划单位.广义的自然带是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等一系列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统称,甚至包括垂直带.狭义的自然带仅指最高一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