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燕园》是季羡林1962年写的一篇相当轰动的散文,歌颂北大的春天,深受学校大学生的喜欢.他为了这篇文章吃够了苦头.到了1978年深秋,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但是全国的政治气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季羡林凭直觉,感到春天真正要来临了.当时的时序虽然是秋季,但是他却感到大地“春意盎然”“心中溢满了春光”.他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特意再走了一遍写《春满燕园》时走过的道路.他徜徉未名湖畔,看到男女学生们在黄叶林中于湖水岸边,都在认真地读着书,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在湖光塔影中往复回荡.他想到,当年连湖光塔影也被贴上了荒谬绝伦的修正主义标签,今天恢复了名誉,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他又想到,“四人帮”这些家伙生性与人不同,凡人间美好的东西,比如春天、美景、鲜花,他们都憎恨,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现在,这一群丑类终于垮台了,人间又恢复了美好的景象.他倍感心舒气爽,激情满怀.
就是在这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支配下,他又拿起笔来,再写了一篇歌颂燕园读书声的散文,取名《春归燕园》.写完《春归燕园》,季羡林的思想终于走出了“文革”阴影,摆脱了一切束缚,完成了思想转变的过程,恢复了往日的生活信念和欢乐.
后来,他把写《春满燕园》和《春归燕园》两篇散文时的心情作了对比,“我自己感觉得,写《春归燕园》时的激情要大大地超过写《春满燕园》时.其中道理是非常简单明了的.写《春满燕园》时,虽然已经尝了一点点苦头,但是总起来说,快乐大大超过苦恼.到了写《春归燕园》时,我可以说是饱经忧患,九死余生,突然又看到了光明,看到了阳关大道,其激情之昂扬,不是很自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