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渔父中沧浪之水的比喻意义.如何理解它
2人问答
问题描述:

渔父中沧浪之水的比喻意义.如何理解它

贺军回答:
  司马迁《史记》中《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   沧浪歌: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沧浪歌》并不单单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的,而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有豁达的心胸。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而沧浪歌的前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附《渔父》:   《渔父》---屈原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而至于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   何不哺其糠而啜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刘维国回答:
  不仅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最新更新
优秀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